flomo weekly vol.016 - 不要做知识的搬运工
上周在准备视频面试的时候,下意识的打开了 flomo 搜索「面试题」,然后挑选了个几个针对当前候选人的题目,面试完之后对这几个面试题进行了微调。
事后突然回想,为什么是打开了 flomo 而不是 Notion ?因为这个面试题本身出自一篇文章,后来仔细琢磨才发现,在我的意识中,Notion 是一个资料库,里面存储的是原始的素材,每次处理原始素材的时候都要再次耗费精力;而 flomo 是我的知识块,因为我是阅读原文之后把最核心的部分摘录下来,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了修改,这样再次调用的时候直接就能「加载」到脑海里。
在《丰田的生产方法》中有一个章节专门提到浪费,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搬运的浪费,即能一次从产线搬到货车上,就不要有个中间状态。因为搬运本身除了增加成本之外,并没有给生产出来的东西添加任何新的附加值。
这也是 flomo 为什么不鼓励收藏的原因。因为收藏就像是知识的搬运工,我们把 A 处的知识放在了 B 处,然后以为自己已经学到了,消除了某种没有学习到的焦虑。但是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,除了增加了自己的操作成本,没有任何行为对知识进行「增值」。
但是有人会说,如果不收藏起来,我忘记怎么办?但其实必要捕捉 100% 的信息,大脑像个过滤器,即使你使劲记录,也只能记得一部分,因为我们的记忆存储本来就是以压缩的方式来的,比如你回忆三年前一个寒冷的夜晚,那么你调用的是关于冷、雪、夜的感受拼装而成,而不是真的记得当时的那个情景。所以只有不断改变过滤器,才能让信息真正输入到大脑(潜意识会默认过滤掉大量无用信息,这一点很难觉察到),这也意味着,我们需要对当下的内容进行不断地解读,才能真正「写入」大脑。
信息被你的感官收集,但信息不是这世间万物的属性,而是我们解释他们的一部分。我们通过观察、抽象(如定义词等)、建立模型、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等方式,形成了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复杂信念,然后将其通过「词汇」在我们脑子里建立节点,形成一个彼此相连的网络。
所以使用 flomo 的最好方法不是丢进去一个链接,或者全文收藏。而是把你需要的内容先标记出来,然后汇总;或者在阅读完成之后,用自己的理解再在 flomo 中写一遍。
所以别想着偷懒收藏,而是诚实的面对自己,这个过程会很辛苦,但我们不需要虚荣的面对我们自己。别忘了,知识具有很强的复利效应,认真对待记录的人,和不认真的人,在十年后的回报,会有天壤之别。
Tiago Forte 是国外知名的知识管理大咖,他提到的知识获取的七条原则也和本文有一定的关联,与墨宝们一起分享:
1.互动重于消费:投入时间和精力而不是简单收藏2.平衡细节与可发现性:过于细节太冗长,过于简略无法找到3.有选择的压缩知识:挑重点的来4.直觉大于分析:我们本身的思维就不精密5.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信息上:一本书只记得一句话,也没什么不好的6.隐性知识高于显性知识:属于你自己的独特观点和反馈,别人拿不走的7.重视问题,轻视答案:发现问题的质量,是解决方案质量的基石
flomo for iOS指令/Chrome
感谢最近两周基于 API 开发小伙伴,贡献了许多高质量的第三方应用。本周新增了不少小伙伴,我们选择了两款覆盖面比较大的应用来推荐。
flomo for iOS 快捷指令
感谢 flomo 社群用户 Ahonn 创建了这个快捷指令。这个应用是在 iOS 系统上,利用快捷指令来实现在桌面小组件输入,以及在任意网页圈选内容记录。效果如图,如有需要可以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,或者看本周推送的第二条。
flomo for Chrome(桌面版)
感谢 flomo 社群用户 extrastu 创建了这个快捷指令,目前可以支持所有 chrome 内核的浏览器。安装后,在浏览器中选择内容后,右键打开菜单,可以快捷保存至 flomo 并添加 #chrome 标签。效果如图,如有需要可以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,或者看本周推送的第三条。
本周更新
•微信中可以自动登录了,所以每日回顾的推送点击可以直接查看•在微信中,批注页面可以退出了•链接的识别准确率提升•目前集中在搞 iOS/Android App,完成度达到 50%了。
点击阅读全文,加入flomo